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補記:回批評者的一封信

這是我給一位指正者的回應,我覺得可以貼在這裡,大家瞭解一下為什麼我寫這麼多政治不正確的文章了。

------------------------------------------

XXX老師您好,謝謝您對我個人教學經歷與觀點的指正,我的個人觀點是不是包糖衣的毒藥?這倒是無所謂,我無意成名,只是很想把事實寫出來,因為我發現這麼多台灣年輕人花了四年甚至六年的時間,畢業之後才發現找不到工作,而國家或高層仍無視真相,而這很可怕。

我的觀點是以User Experience 出發,無論是學習者本人還是教學者本人。 您說我外行,這一點我承認,雖然我在瑞士至今教了十二年,但是我的確覺得自己一直都需要進步,在去年我自認不足,發現歐洲人的學習邏輯跟我們一直相信的華語教學概念有很大的落差,所以,我在去年又回到瑞士大學研究所,想自己找答案。

我找到的答案,就是請注重User Experience。歐洲人學習外語,完全重視市場與效率,特別是個人使用者經驗的效率。這不是孔院派人來教我的,是我自己跟歐洲人學到的。

誰在學華語?我們的教學對象,不是我們的長官,不是我們的國家,不是我們的政策,是外國人。所以,我始終無意猜測政策的風向,我只想給外國人他們想學的東西。落實我們的目光,才能走對我們的方向,寫出我的真心話,不僅是對我自己誠實,也是對後面走過來的年輕人負責。

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就像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中文也不是非簡即繁



Facebook 上最近傳這篇:


作為一位在歐洲教華語的台灣教師,我有幾點感想。

(一)一個失敗,多種原因:

舉個例子,兩家公司,A家一直失去客戶,B家卻一直成長。如果市場分析師要找出為什麼此消彼長的原因,必須從各種因素進行分析,才能找出綜合性的解決方法,而不是單單把原因歸罪為一個解釋。

這就像,在傳統美麗古蹟辦公的A公司,始終搞不清那一個臨時搭建的簡陋B公司,憑什麼引來人潮?難道A公司重新裝潢,業績就會猛漲嗎?業績不好,肯定還有其他管理上的環節,出了嚴重漏洞。

不管繁體還是簡體,文字的書寫,其實只是語言載體的記錄方式。換句話說,外語教學其實還包括了多重領域,比如語法、語音、心理學,文化行銷、人類學、教材教法等等...太多太多了。書寫字體,說實話,僅僅佔了外語教學其中的一小部份。

當我們還在糾結要教簡體還是繁體才好,中國大陸已經用沈默而恐怖的速度,像潛伏在海裡的核子潛艇一樣,在對外華語教學各式主題上,砸下大量人力跟金錢研究,迅速超前。上個世紀八零年代,因為相對當時的中國大陸,台灣的確更自由、開放、富裕;那年代,台灣在對外華語教學上,是曾經取得過優勢的。可是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當我們還在想簡繁體誰輸誰贏時,中國大陸在語法、詞彙、文化、語音、教材教法等領域上,已經取得重大的超越。現在做我們這一行的,都很清楚那一個差異並不是單單簡繁體好不好學誰是正統的問題,而是研究與教學的整體質量。你一個台灣老師,問你這個語法也不會,問你那個詞彙也不會,一副閑晃不備課的樣子,外國學生都跑了,就只會唉唉叫說都是簡體字的錯,都是簡體字對不起你,這樣不合理吧?


(二)要教什麼,該怎麼教?根本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林西莉本身就是熱愛漢字與中華文化的瑞典漢學家。但是,我們在一線所面對的學生,可不是人人都打算當漢學家。我們所面對的,是語文教育的普及推廣,面對的是群眾,講求的是效率與實際。

外國成人初學者普遍學習漢字的難點,根本不是卡在對字體美不美的感受。說穿了,我們覺得美而好記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完全無.感。你拿簡繁體互參,亂教一通,他們也只會照著模仿、渾然無覺。對外國人來說,真正的難點在於,他們已經習慣於拼音字母的記憶方式,要從聽覺記憶過渡到視覺記憶的過程,這一個過程需要一個符合他們理性思維的方法去建立,其實是有方法的。而我們過去的漢字教學,簡繁皆然,卻老在強調中華文化如何博大精深,用圖像想像每一個字的美好傳說,讓老外聽了雲裡霧裡。而在讚嘆與擁護,譴責與激情中,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形聲字其實佔了日常漢字百分之八十這一個事實:漢字記憶其實是可以用音符編碼的,可以是很簡單的,卻被我們自己越.教.越.難。

我想說的是,讓政治歸政治,讓專業歸專業。根據我目前在歐洲語言教學研究所,學到的最新全球語言教學概念,要教什麼?怎麼教?完全是根據學習者的需要來決定的。換句話說,該教簡體還是繁體?簡體難還是繁體難?這些答案其實並不是教師本人、也並不是國家對外政策所能代替學習者發言的,而是學習者自己,也就是消費者本身,才能告訴我們,他.要.學.什.麼。

(三)這個世界,其實一直在變:


其實,我也要感謝陳穎青先生率先寫這一篇文章中文的洋生呈現負的事披露出得到社會普遍關早在年前都已經預料到,去台灣學中文的留生市場,早有一天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提出的建言,似乎始終無法得到支持今天會這樣也感到非常

學習的減少在台找不到洋生教坦白也是中問題陸發現去中國學中文的人漸達到一個飽訓練的本土師資卻太多把人才外在大家都在想這樣是外很自然的演變趨勢個語言的學習對精英分子始向下推廣擴張時這個語言的教學場就不再只限制在母語國家而已就像全球學習學習這麼但是大部份都是在自己學習有少數經濟能力件允的人才真的有去英美遊學或留華語也是一都在快速型中台學中文的洋漸次減

那我們還可以做什除了努力在世界各國當造工作機會之外(也正是目前我和朋友們正在打拼的事)道台華語中心就悲地摸摸鼻子,準備拉下鐵門嗎

然不是我相信我們還是有機會,我想分享新加坡的例子讓大家思考一下

發現越多的洲朋友選擇亞作未生涯據點時無論是留學、舉家搬遷還商工作選並不是中也不是台而是新加坡

曾經問過這一些選擇新加坡的洲人也不表示原因很簡單在新加坡讀書可以同時學簡體中文跟英文僅僅是大新加坡的中小都可以找得到英文課跟簡體中文這對歐生特洲家長來說有著莫大吸引力英文跟簡體中文都意味著差不多可以跟全世界大多數人口溝通而且校成績單又能提供清楚而具公信力的才是最心動的簡體入官方正式學習課把外人吸引到新加坡就是新加坡走台跟中生市的秘密

最近世界上積極學習簡體字的有一韓國韓國非常積極地邀中文教學專參與設計課跟中的教授私底下談過韓國積極學習簡體字的態勢哪一天韓國人大膽宣稱,想學最好的中文韓國到那時候,我想也並不意外


(四)這個世界給我們的選擇其實並不多。我們唯一可以決定的,只剩下我們自己對生活的態度:


現實很嚴酷,而世界又這麼無常。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一直告訴有志從事對外華語教學的年輕人,無論是來自兩岸三地、新加坡、甚至法國、瑞士的年輕人,只要想吃這一行飯,就不要再花時間去辯證簡繁孰優孰劣的問題了,因為這根本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要做的應該是,趕快去學簡體和拼音,趕快去學繁體跟注音,你缺什麼就該學什麼;還有別忘了,也趕快去學第二甚至第三外語,因為不是每一個老外都聽得懂用英文來上中文課。不要讓自己被動地讓政治氣候來決定你的工作,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強,機會來了,才可以躍馬帶槍就上。

華語教學起步很晚,其實就是一片蠻荒。就像一個整形醫美醫師,你到了非洲,你必須什麼手術都敢做也能做,而不能人家肚子疼,只能攤手說,對不起我只會整出最美麗的眼睛,但割盲腸我不會。

台灣華語教學的確前途黯淡,但我,不止我,還有我所認識的很多優秀台灣教師,都一直想辦法為自己,甚至為別人努力創造工作機會。這讓我想起,蔡依橙曾經在他的文章《清大戰神vs 柏克希薩維》裡這樣寫道: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對不起

很多年前,曾經有一個歐洲學生問我:
「老師,『我對不起你』還有 『你對不起我』」是什麼意思?」

「這個...」我想了想,「就是說,有一方覺得另一方做錯了,所以要道歉,表示愧疚...我對不起你,是指自己錯了,你對不起我呢,就是說錯在你,不在我!這樣瞭解了嗎?」

歐洲學生還是搖頭表示:「還是不懂啊!華人好像特別常說我對不起你、你對不起我,比如,戀愛不成功,女的就罵男的對不起她,成績不好,爸媽就罵小孩對不起他們...然後大家都哭了,很激動這樣,有時候還會有人跪下來或互打耳光,眾人圍觀選邊加油什麼的,我看那一些中文劇情都這麼演。」歐洲學生繼續問道:「可是,我不懂,事情都發生了,為什麼還要繼續追究對錯,哭來鬧去,而不是馬上解決問題呢?」

「什麼?我們真的是這樣子的嗎?」第一次被歐洲學生這樣問時,我愣住了。

「老師,包括你自己也是。」歐洲學生繼續說道,「我注意到,你常常不自覺地說,對不起對不起。明明事情跟你無關,也要說自己錯,其實很多事情,根本就沒有對錯的。你何必老是說自己錯,把自己弄得不開心呢?真是莫名其妙。

「什麼?你說我也是這樣?」我很驚訝。

原來,我從小接受的反求諸己之美德,已經變成一種習慣,一種文化印記。讓歐洲人看了匪夷所思不打緊,最重要的,還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開心,以至於沒有足夠的動力與自信,去採取行動,一步步改變現實。我逐漸領悟到,在互相指責的話語喧嘩中,我們只是情緒上虛張聲勢,但是在理性的作為上,我們卻缺乏細膩而精密的邏輯思考。

基隆黃色小鴨爆破很多次。有一位住在比利時的台灣臉友,說有一則荷語新聞,報導了基隆黃色小鴨。我看不懂荷語,但實在很想瞭解,以歐洲人的立場來看,是怎樣報導這一件事情的。於是請朋友翻譯,結果新聞報導出來是這樣的:沒有指責台灣人對不起黃色小鴨,沒有指責主辦單位對不起霍夫曼跟他的團隊,這一些幹谯跟埋怨都沒有。只簡單扼要地說,台灣的氣候,可能不適合充氣式材質,團隊會再就具體細節研究改進,就這樣。

「對不起」所挑起的情緒,只能存在於口水與淚水中。但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