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在瑞士 人們對定價是這樣想的

定價也有中西文化差異,在此分享我的經驗。

記得我第一年在瑞士教中文時,有人想跟我一對一上家教,要我開價,問我一小時收多少一對一?

我當時剛畢業,第一次踏入圈子,不懂行情,加上有一種華人謙虛奉獻美德吧,反正當時就想說開個一小時四十瑞郎的價錢,想說反正也是宣揚中華文化,請注意,瑞士清潔工一小時時薪大概是二十到三十瑞郎左右,所以我開四十瑞郎簡直是佛心來著。

後來跟我以前一個曾經是語言交換的朋友、一個日內瓦大學漢學系碩士畢業、現在在瑞士也教中文的瑞士籍老師聊天,聊到此事,沒想到他把我劈頭當面痛罵了一頓,因為我的佛心來著,完全破壞了行情,沒有原則,除了看不清自己價值也把同行給害了。

我朋友說,碩士畢業的話,就應該有時薪八十起跳!更何況我還比他優勢的一點是我是母語人士。

我永遠記得他說,你這樣豈不是要害我們變成清潔工等級了嗎?那讀大學研究所幹嘛?不僅是這個瑞士同事罵了我一頓,連我社區大學的成人班學生,聽說我開這種價錢,也把我罵了一頓,他告訴我,你出這麼低價,在瑞士,沒有人會感謝你的奉獻,他們看那麼低價,只會懷疑你的專業是有問題的,並因此而看輕你,你既然有那個學經歷,你就應該勇敢地開出應有的價錢。

很有趣的是,我發現在瑞士,人們對定價是這樣想,但是如果面對台灣人,對於定價,卻是另外一種思維,定出正常價錢,人家還會認為你沒有奉獻教育精神,愛搶錢,應該再殺價...完全不一樣。

在此我想提供的一點思考是,就像我那瑞士同事所說的,對同行現在要求低價的結果,是會害到自己未來的,結果就是所有的專業通通淪為低價,國際級醫師跟江湖術士又會有什麼差別?

--

我剛剛起床...沒想到一個小留言引起一些討論,看來大家是積怨已久。等一下我統一回信寫一篇文章吧!對我來說,沒有關係的,很高興能引起不同觀點想法的討論。

--

我有一個想法,我在想,既然定價文化不同,是否行銷策略也要改變。

比如陳老師美術教室,既然強調專業沒有用,或許可以考慮調查一下學生畫畫得獎率,或者思考一下學美術是否可以甄選保送升學之類的來打廣告,然後你再貼一張你深夜奉獻埋頭修改學生畫作的憂鬱型男藝術家模樣,或許可以打動家長。我不是開玩笑啊!

因為畢竟你要吸收的是台灣的家長客戶,拿瑞士的方法肯定關門。我在寫文化現象比較的時候,只是提供一個現場觀察而已,但是事實上決定生活態度,還是得看個人所在文化而定。